壓力與恐懼
初次遇上文文的時候,她滿臉笑容,多次感謝我們不辭勞苦地來到一樓一的工作單位,為姊妹們提供支援服務。後來,她每次來到青鳥中心,她的臉容都掛著笑容,聲音清脆明亮,讓人聽起來很精神。近幾年疫情對工作和經濟的衝擊,為了家庭開支,文文不得不轉型至其他工作模式,通過廣告尋找客人,相約在酒店提供性服務。文文努力地困境中尋找機遇,就是依杖她那份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。
文文透過轉換工作環境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,策略可算是頗成功,靠著個人努力地=進行網上宣傳、挑選客人、物色價廉物美的酒店……總算令她保持穩定的收入。然而,在酒店從事性工作的這一年,她面對過偷竊和搶劫的客人,甚至引來一些黑社會的注意,假裝客人來到酒店房間恐嚇她,表明若她繼續在這個地方工作,會令她無法在香港立足。凡此種種的事件都令她十分擔憂和驚慌,連放工後的午夜時分都會突然害怕得全身顫抖,持續數星期都無辦法安眠,引發其他身體問題。日積月累的負面情緒和壓力為文文帶來種大的改變,把原來常常掛著笑容的她變得愁眉不展,並患上焦慮症。
文文並沒有像一般面對情緒困擾的患者般抗拒精神科的服務,她信任醫生的建議,開始接受精神藥物治療,亦願意接受輔導,分享個人的困擾。約半年後,文文的逐漸能夠入睡及減少焦慮反應,逐步恢復日常生活,重現昔日的笑臉。
從事性工作的文文在工作環境需要勇氣,但接受自己已經患上精神病同樣需要勇氣,文文的勇氣更展現在她對生活和生命的積極,這正是一種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。
YouTube 影片:壓力與恐懼